股票t 0平台 中国对外开放再加码,《稳外资行动方案》6次强调“落实”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加剧的挑战股票t 0平台,中国再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码。今年的稳外资也将愈加受到重视。
2月19日,《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这是在“外资24条”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4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
“外商投资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2月20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外资圆桌会议、外资企业服务专班、投诉机制等各个渠道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诉求,进而形成了《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具有4个突出特点,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
6个“落实”,6个“落地”
“经过这么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已经开放了,所以当下的重点是落实。”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第一财经,新发布的《行动方案》前面7条都在强调落实。
根据第一财经梳理,中国政府网发布的《行动方案》全文中,6次提及“落实”,6次用了“落地”。
比如,支持试点地区抓好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政策宣贯落实,对相关领域外商洽谈项目开展“专班式”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抓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落实;落实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把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落实到位;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推动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落地等。
凌激在上述吹风会上提出,《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近期,商务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我们将发挥各级外资专班作用,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如果现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地方逐级上报协调,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合理诉求”。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补充说,下一步各部门还会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作为最受外资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以及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上海已经开始了落实行动。
“不少外资企业今年有增加投资的计划,目前我们掌握100多家企业,合计约60亿美元。”在2月19日举行的2025年上海商务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表示,落实《稳外资行动方案》,今年上海要服务好400多个在谈外商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合计投资约230亿美元。为了落实好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版,上海今年将优化升级跨国地区总部政策,修订外资研发中心相关规定,进一步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功能,提升能级。
强调服务业、高新技术开放和双循环
凌激在吹风会上表示,吸引外资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
其次,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我国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外资企业通过其供应链带动了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跨境流动,使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助于打造更加开放、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第三,吸引外资有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每年62.9万人增加到83.8万人,增长了33.2%,研发投入从2015.1亿元增加到3757.6亿元,增长了86.4%,有效发明专利数从7.5万件增加到32.7万件,增长了336%。
在充分肯定并重视外商投资的作用之上,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也给出了更加明确的引导。
根据《行动方案》,中国将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适时对外公布并稳步实施;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等。
同时,要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促进外资企业在华所获利润更多用于再投资;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促进外资服务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支持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等。
《行动方案》还鼓励外商投资养殖、饲养设备生产、饲料兽药生产等畜牧业相关领域并享受国民待遇。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引进高技术领域外商投资,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和合作空间。鼓励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体育、医疗、职业教育、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吸引利用外资,满足多层次服务消费需求。
在白明看来,此次《行动方案》没有突出招商引资,而是更加强调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区域,特别鼓励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开放,也鼓励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投资,更加关注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外资结构优化。中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不仅对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有着吸引力,对于外资也同样如此。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利用好国外的资源,加快中国在这些领域引领全球的进度。
“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相当于是外资用国内的钱投资国内企业,这是比较新的提法。”白明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对于扭转外资下降必然是有帮助的,而对外资而言,最大的吸引力还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不断扩大的市场机遇。这也是为何此次《行动方案》强调要更多将外循环的资源引入内循环,在内部的大循环上加大力度。改善中国经济、激发内在的活力,让外资看到中国的前景与机遇,再配合政策的落地,多方合力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吸引外资、留住外资深耕中国也会水到渠成。
外资数据降幅收窄背后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是9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3.4%。相较2024年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7.1%的幅度,这一降幅明显收窄,但依然呈现下降态势。
凌激认为,这是内外部多重因素的结合。首先,当前全球的跨境投资,也就是全球的FDI仍然比较低迷。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至今尚未达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尚未走出低谷。今年1月份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下降。其次,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一情况对于中国吸引外资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另外,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也带来了影响,一部分跨国公司主动调整投资布局,比如我国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服装业等行业的引资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些年我们对于外资在华投资是更加重视的。但东南亚等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下一轮产业转移的中心,这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一部分的外资来源。从我们国家也有资本流向这些地区。同时部分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投资也加以限制,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白明说,这让我国在吸引外资也就是寻找合适的国际合作伙伴上难度加大。中国的产业方向,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方向或者投资来源国给予他们的自由度并不一定匹配,东道国利用外资政策和投资母国对待外资的政策也存在差异。这都是客观的因素。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5%。其中对东盟地区投资增长较快,较上年增长12.6%,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从行业看,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
关于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趋势,朱冰回应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市场规模还在稳步扩大,消费也在持续升级,产品和服务更新迭代的速度都很快,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根据中国市场情况、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各国的比较优势调整投资布局,是非常普遍的,也属于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虽然2025年1月的外资数据依然有所下降,但不乏亮点,比如实际利用外资环比增长,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2024年底分别提高了2.6和0.8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8.4%和23.9%。除了结构的变化,我国引资的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其中,英国、韩国、荷兰、日本对华投资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华投资增长较快。
近期发布的报告和数据,也体现了跨国公司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意愿和信心。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近70%的消费行业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76%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当前的投资水平或增加投资。中国德国商会的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超过一半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是5.4%,规上外资工业企业利润是6.6%,外资企业高出1.2个百分点。
凌激提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土壤,稳外资依然具备坚实的基础。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市场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新质生产力则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强大动力,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施耐德电气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一系列世界级研发机构陆续落地中国,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大创新与生态协作,携手中国产业伙伴共育新质生产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缪琦
相关阅读
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适时对外公布并稳步实施。
89 昨天 17:16
吴清表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欢迎更多外资投资A股市场,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机遇。
48 01-23 10:51
国家统计局在17日发布的数据照亮了2024年中国经济前行的道路。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349084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这一成绩背后,工业与服务业作为两大核心驱动力,各自发力,共同推动着经济蓬勃发展。
16 01-20 09:42
发挥临港新片区以及浦东新区数字基础设施优势,推动外资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落地。
157 01-16 16:22
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动优化相关标准建设、实施、评价及创新成果总结推广体系股票t 0平台,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66 01-14 20:3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上一篇:交易平台股票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朝阳学校分校揭牌成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