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的保证金安全 吸血鬼故事里有没有“科学含量”?
科学外史II(23)配资的保证金安全
在最近一部极富魔幻色彩、口味很重的影片《伯爵》(El Conde,2023)中,著名的历史人物、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将军(A. Pinochet),被描绘成一个500岁的吸血鬼,而他的吸血鬼亲戚中,甚至出现了已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吸血鬼是西方文艺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仅我个人收藏的相关影视作品就不下百部。这些作品中的吸血鬼通常都是邪恶的反面角色,但我最喜欢的一部吸血鬼电影《唯爱永生》(Only Lovers Left Alive,2013),却将两个吸血鬼描绘成令人欣赏同情的“文艺老年”。对中国观众而言,最著名的吸血鬼电影估计当数《惊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1992),或许还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暮光之城》系列(The Twilight Saga,2008~2012)。
我以前在选书、选影片时,一直故意回避吸血鬼这个主题,那时我觉得这样的主题根本没有意义。但没想到的是,我虽躲着吸血鬼,吸血鬼却不时来找我——电影中诸如《刀锋战士》系列(Blade,1998~2004)、《黑夜传说》系列(Underworld,2003~2016)等,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今我已经变得相当宽容,甚至收集了一些论述吸血鬼历史的著作。
现在据我看来,吸血鬼在西方文化中,似乎是一个类似亚瑟王、罗宾汉这样的主题,有某个相对固定的起源故事——真假当然不必计较,但完全可以在这个主题下随意发挥,建构各种新的故事。
吸血鬼的标准特征
下面这些吸血鬼的共同特征,在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约定的套路:
吸血鬼可以永生,往往有某些超能力。它们以吸饮人类鲜血为生,长着獠牙和尖而长的指爪。它们经常化身为俊男倩女。
通常刀剑和枪弹只能使吸血鬼受伤(伤口会快速愈合),但杀不死它们。
吸血鬼怕见阳光,阳光会让它们受伤乃至死亡。吸血鬼没有影子。
吸血鬼害怕银子和大蒜。用木锥刺破它们的心脏可以杀死吸血鬼。
吸血鬼经常与人类为敌,尽管也有对人类友好的吸血鬼。
被吸血鬼咬过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
吸血鬼故事经常和一个叫做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地区联系在一起。该地区在今罗马尼亚,位于喀尔巴阡山脉,历史上曾属于罗马帝国行省,又曾臣属奥斯曼帝国,后来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特兰西瓦尼亚这个地名在吸血鬼故事中具有符号意义,还可以变化使用,例如在以未来星际航行为背景的幻想影片中,就变成“喀尔巴阡星系”中的“特兰西瓦尼亚行星”。
吸血鬼的故事又经常和一个名叫德古拉(Dracula)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此人原是斯托克(B. Stoker)的小说《德古拉》(Dracula)中的吸血鬼之王。其原型则是多瑙河畔瓦拉几亚公国(Valachie)的武拉德四世(Vlad IV),他曾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暴君,德古拉就是他的外号,意思是“魔鬼”。以影片《惊情四百年》为例,其中所述德古拉故事如下:
德古拉是特兰西瓦尼亚的伯爵,领兵出城与土耳其人作战,将新婚爱妻留在城中。土耳其人为动摇城中军心,谎称伯爵已战死,其妻信以为真,自杀殉情。伯爵战胜归来,惊闻爱妻已死,痛不欲生。城中教士却表示:自杀违背教义,她不能得到教会的祝福。伯爵闻之悲愤已极,怒火上冲于天,遂发誓从此要与教会为敌,于是他变成永生的吸血鬼之王。
吸血鬼故事中往往还会出现另一个重要人物——范·海辛教授(Van Helsing),他专门追杀吸血鬼。有时他甚至成为吸血鬼故事中的主角,比如在影片《范海辛》(Van Helsin,2004)中就是如此。
吸血鬼故事的文学起源
关于“吸血鬼”(vampire)这一名称的起源也是扑朔迷离。有一个来自斯拉夫语的词vrykolakas,意思是“狼人”,16世纪关于“狼人”的传说已遍及欧洲。传说“狼人”可以在月圆之夜变成狼的形状(这一点后来的影视作品非常喜欢借用),到17世纪末,出现了关于“狼人”死后可以变成吸血鬼的传说,西里西亚、波希米亚、波兰、匈牙利、摩尔达维亚、俄罗斯、希腊等地,到处都出现了关于吸血鬼的传说。这些传说又传入西欧,不过当时还未有“吸血鬼”这个词。
进入18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关于吸血鬼案例的官方报告。据说在一份1725年的德语吸血鬼案件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今天的“吸血鬼”一词。在出现一系列报告之后,吸血鬼传说进入上层社会的视野,关于吸血鬼传说的争议和论战开始形成著作和论文。例如1732年斯托克(C. Stock)写了《论吸血鬼的尸体》,次年佐普(J. H. Zopf)写了《论塞尔维亚的吸血鬼》。
教会人士通常否认吸血鬼的存在,例如,以注释《圣经》而颇负盛名的修道院院长卡梅(A. Calmet),写了两卷本的著作于1746年在巴黎出版,此外如佛罗伦萨大主教达万扎蒂(G. Davanzati)1774年出版了《论吸血鬼》,教皇本笃十四世(Benoti XIV)的著作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谈论吸血鬼。卡梅的本意,当然也是驳斥关于吸血鬼的迷信和传说,但他的书中充斥着吸血鬼的案例和轶事,客观上产生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在18世纪开始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诗人开始塑造迷人的女吸血鬼形象,如柯勒律治的《克里斯特贝尔》、济慈的《无情美人》,都有这样的吸血鬼形象。而在波德莱尔的《吸血鬼的变形》中,则是堕落的女花痴。这些女吸血鬼美丽而神秘,让男人们禁不住心猿意马想入非非。
吸血鬼成为西方现代文艺的灵感源泉,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小说《德古拉》的作者斯托克。这部小说为吸血鬼形象翻开了新的一页,吸血鬼能够成为流行的现代神话,《德古拉》实有奠基之功,它启发了此后许多作品的灵感。
吸血鬼可能的科学史
不得不承认,在吸血鬼的一系列标准特征中,“科学含量”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迄今为止这尚未让吸血鬼主题进入正统的科学史研究范畴。不过考虑到现代科学在早期阶段的“血统”并没有像人们现在通常以为的那么纯洁,如果要想象吸血鬼可能的科学史,人们还是有两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一是在已经出现的、鱼龙混杂的关于吸血鬼事件的大量非虚构报道中,设法证认出能够得到史学界或科学界认可的事例。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事例,那么吸血鬼进入科学史研究范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关注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等方面的危险现状。其实在现代基因技术面前,搞出具有吸血鬼特征的某种生物(甚至人类),可能性已经相当大了,目前只是碍于人类已有的伦理道德戒律,尚未出现这样的公开事例而已。况且,成为一个吸血鬼,在眼下的社会中尚无任何可见的商业价值。但是,某些科学狂人的奇情异想,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冒出来。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目前,国内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赛道,在AI功能方面领先于苹果。据市场调研权威机构数据,二季度vivo和小米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列国内第一、第二。苹果能否凭Apple Intelligence成功突围?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该公司表示,它将与泛美能源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持有10%的股份,该合资企业将负责从阿根廷购买国内天然气、运营以及销售和营销液化天然气。
举报 文章作者江晓原
相关阅读 《默杀》票房领跑暑期档,揭示沉默如何成为恶行的帮凶从《误杀》开始,到网剧《唐人街探案》,再到《默杀》,柯汶利在犯罪悬疑这一类型上展示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7-09 19:01 纪念卡达莱:架空性再强,探讨的也是个人与政治的关系他常常被拔到奥威尔、卡夫卡的高度,你也许会误以为,他的笔触也针对现代官僚社会的根本荒谬,或者,他也是反乌托邦的杰出预言家之一。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7-05 09:48 在电影的百年历史中,女性创造着自己的世界"创造中的她"中法女性电影项目从女性视角讲述了电影百年的历史。多位女性电影工作者进行了分享,即便已经成为行业翘楚,她们依然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错失机会。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6-17 11:59 端午消费|2024“端午档”预售票房破亿,《谈判专家》领跑“端午档”今年“端午档”共有12部影片定档,相较去年“端午档”的10部新片多了2部,并且类型丰富题材多样
06-05 19:06 皮村文学小组:驻留在文学纯真年代的工友作家们意识到皮村文学小组的现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后,在文学小组上了5年课的作家袁凌觉得配资的保证金安全,应该留下一份记录。于是有了《我的皮村兄妹》。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5-31 09:3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